简 介
近期消息
现任领导
研究方向
科研队伍
科研成果
国际合作
人才培养
学术委员会
年度报告
 
 
古生物研究室
古环境与化石能源研究
古DNA研究室
人类学与生物考古研究
综合技术室
 
 
您的位置: 本站首页 >> 科研队伍
 
科研队伍
 
       

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49人,包括研究人员45人,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4人。其中,教授28人(约占总人数56%,含博士生导师15人、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、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、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人、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、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、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、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);副教授10人;讲师及助教10人;其中,具有博士学位的36人,约占总数61%;45岁以下的25人,占50%;35岁以下的10人,约占20%。队伍的平均年龄约44岁。研究人员中,曾主持过或目前正在完成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的5人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(地区)合作重大项目1人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10人、其它各类国家部委(局)项目5人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6人,参加国家973项目2人,参加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人。目前主要在研项目74项,总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。

实验室学术带头人(首席)孙革教授,古植物学家、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、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任、兼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主任。1968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,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获博士学位,1988-1989年于大英博物馆(自然史部)完成博士后研究;曾任国际古植物学会(IOP)副主席、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,现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长、《世界地质》主编、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名誉教授。从事古生物学研究30余年,在全球早期被子植物研究中做

出突出贡献。1998-2002年率领课题组首次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“辽宁古果”和“中华古果”,确认“古果属”为水生草本植物,提出“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”假说,推动了我国及全球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。其成果曾两次在美国《科学》(Science)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,1篇在2007年美国《科学院院报》(PNAS)发表,先后被评为 “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”(排名第一),“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”;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,2005年获“李四光地质科学奖”。

实验室的主要学术带头人还包括孙春林教授(博士生导师、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、古植物学与古生态学专家)、周慧教授(博士生导师、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、分子生物学家)、朱泓教授(博士生导师、吉林省高级专家、生物考古学家)刘招君教授(博士生导师、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、沉积学家)、以及王璞君教授(博士生导师,沉积学家)等;他们均是我国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,并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学术成就。

 
 

版权所有@2007 东北亚生物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.
吉林省·长春市·西民主大街6号
电话:(0431) 88502587, 88502598
传真:(0431) 88502427, 88502598